热门搜索:
世界水泥工业的市场机遇与风险对策
一、世界水泥工业的市场机遇
因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建筑业的持续不景气,使世界水泥及其装备市场相对平静了近20年。然而自21世纪初开始,以中国为首的,美国、印度、越南和中东产油诸国的水泥工业骤然升温,而且立即形成了迅猛发展之势。这也使得经历了30多年的从孕育、成长到壮大的PC窑(新型干法)水泥大有用武之地。世界水泥消费量由2001年的16.4亿吨猛增到2005年的23亿吨,增长了40%,其间我国的水泥年产量则相应的由6.2亿吨猛升到10.64亿吨,增长了71.6%.截至2006年底我国中国中材集团(Sinoma)和中国建材集团(CNBM)等承接的海外水泥工程项目累计已近100项,其中有32项是4000~10000t/d生产线和大型粉磨站的整套装备总承包工程。按熟料的产能计算,约占全球水泥装备市场份额的20%(不含中国市场)。从而引起世界水泥及其装备供应厂商对我国水泥行业的极大关注。
本文将着重研讨2006年~2010年世界水泥工业的市场机遇,2010年以后可能发生的挑战或风险,以及我国水泥界从现在起就应预见到的各种可能情况,谋求对策,以保持我国水泥工业建康地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早日完成由大变强的历史使命。
1.2006年~2010年全世界已签约和已确定的水泥项目。
2006年~2010年全世界已经和将要投产的新建水泥生产线有582条,新增水泥产能约8.9亿吨/a,其中中国就占3.2亿吨/a.这些新线的平均年产量为150万吨/a以上。
2.2003年~2010年世界水泥的生产与消费。
在世界范围内水泥产量与其消费量始终是持平的,因为水泥是不能长期贮存的。世界水泥产量2005年~2010年间的平均年增长率将为6.5%,而中国的则达7.9%,世界其他各国的平均值为5.2%,中国水泥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之比例从2003年的42.5%逐步上升到2006年的48.0%,预计到2010年可能达49.2%. 2006年~2010年世界各地区(截止于2007年3月)已签约和拟签的新增水泥产能,如果世界水泥产能到2010年底时将新增8.9亿吨/a的话,那么已经签约的已达5.68亿吨/a,预计还有3.2亿吨/a的水泥产能市场是我国有机会去争取夺标的。但是其中扣除我国本土市场上的1.5亿吨/a以外,所剩的也就是1.7亿吨/a了。这1.7亿吨/a水泥产能才真正是我国的水泥装备及工程公司将会面对世界各国的厂商进行全面竞争的目标。其总投资大约为170亿美元,后花落谁家,很可能在2008年底以前就大都名花有主了。
二、世界水泥工业的前景与风险
总体而言,世界水泥工业在2010年以前是一片繁荣景象已成定局。它正经历着一个近20年来难得的大发展时期。但是从长远深入的考量,世界水泥工业的前景仍有一些不确定因素或者说是具有一定风险的。
首先,全球的政治形势的演变,是否能为世界创造一个相对和平稳定持久的发展经济的环境。这可能是大的风险,只有靠世界各国共同努力一起争取了。
其次,对2010年水泥消费量、产量和新建水泥项目的筹划是否能真正实现,或者是否会有某些局部地区或国家因各种原因而不能付诸实施。这里我们不妨作一个不理想的估计,尚未签约的3.2亿吨/a的水泥产能全部被取消;即使这样,届时世界水泥的总产能至少还有28亿吨/a以上。这种风险对于我国来说也是同样存在的,即我国到2010年底是否能具有15.5亿吨/a的水泥产能。“十一五”其间我国不仅要新建3亿吨/aPC窑水泥,还要再建2亿~2.5亿吨/a用以取代被淘汰的各种落后生产方式的水泥产能,共计达5亿~5.5亿吨/a.这的确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如能基本达到这样的目标,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水泥工业都将是一个巨大的贡献。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是有信心、有能力的,但更需要适当的大环境。
第三,如果一旦石油价格猛跌,中东经济发展的泡沫破裂,导致该地区水泥产能大量过剩,势必波及世界许多国家的水泥工业。因为近几年内中东水泥工业的发展实在太惊人,甚至有些畸型,难免令人担忧。如果形势比较顺利,按照正常情况发展,到2010年中东地区人均水泥消费量将为2005年的2.3倍,达860kg/人。a,而其水泥产能的年利用率将降到65%,已显产能过剩迹象。万一发生其他不利情况则泡沫破裂的风险将会加大。所幸现在看来油价似乎没有猛跌之虑,中东9个产油国经济发展的软着陆或有较大可能如愿以偿。
第四,美国多年来一直就是世界大的水泥进口国,2006年的水泥与熟料进口量就达3000万吨,其中有1000多万吨是从中国进口的。2006年~2010年间美国将新建4000万吨/a的水泥产能。另外从2007年起美国将降低已征收10余年的对墨西哥进口水泥的特别关税,由每吨26美元减少为3美元。这两个因素是否会影响到包括我国在内的向美国出口水泥的国家,例如日本、希腊、德国等,这些国家多年来每年向美国出口的水泥量虽然并不很多,但是占各该国水泥总产量的比例却不少。因而对有些国家必将会造成某种程度的影响。好在美国波特兰水泥协会(PCA)已经透露说,新建的水泥产能主要是用以淘汰那些上世纪60~70年代建设的现在已显落后的产能,而不是为了减少水泥进口。所以有些大型的水泥转运站仍在积极新建之中,意味着美国的水泥进口量仍将维持较高水平。但是目前这种水泥价格高达近8
代建设的现在已显落后的产能,而不是为了减少水泥进口。所以有些大型的水泥转运站仍在积极新建之中,意味着美国的水泥进口量仍将维持较高水平。但是目前这种水泥价格高达近80美元/吨的现象必将结束。
第五,主要是来自欧美日等国家的担心,或者也可以说是他们可能会遇到的风险。那就是万一中国的水泥产能过剩,是否会促使中国水泥大量出口,势必会对欧美日等国的水泥工业形成冲击。中国水泥产量占世界总量近一半,显然中国的每一个动作对世界水泥工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而他们的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
总之,笔者认为,世界水泥工业美好前景呈显的或然率大于可能发生的风险,水泥工业按照可持续发展的“零四一负”战略的方向不懈地努力,必将会为全社会循环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造福于全人类。尽管在征途上有坎坷或有风险,我们仍然应坚持一如既往,勇往直前。
三、中国水泥行业的对策
我国水泥行业所面对的是国内与海外两个市场,前者除少数关键单机或部件有时尚需进口以外,其余的有关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及全套装备供应等业务均由我国的企业所掌握。然而在海外市场上我国水泥行业尚属一颗新星,有些高端市场尚未直接介入。现今成套水泥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的国际市场上已经不再像过去10多年前那样,大部分集中在FLS、Polysius、KHD等少数几家世界级的老牌公司手中,而是和我国的中国中材、中国建材一起,及近年涌现的一些新竞争者,例如FCB、PSP、KHI、IHI、Cemag、WalchandNagar/Ono-da、Omag、CeprocimandInekon等承包商和装备供应厂商一起参与。市场的传统格局正在改变,这正是我国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的好时机。
现在我国水泥行业在海外市场格局中处于怎样的位置?颇具权威性的德国温斯顿咨询公司2006年12月发布的一个调研报告,回答了这个问题,对我们正确认识自己,知己知彼是很有裨益的。笔者仔细地核对了该报告的有关数据,认为基本符合实际情况,是可信的。
可以看出,由于中国和其他厂商的进入,FLS在国际市场持续多年的50%以上的份额,开始下降到40%以下,Polysius也难保其排行第二的地位,KHD则走出多年的阴影而有所起色,中国和其他的新星已初露头角。但是市场的需求总量却猛增了3倍多,所以大家都是生意兴隆。然而这是以水泥工程项目的产能计的,我国企业约占20%的份额。如果以合同金额计,我国企业的份额或许就只占10%多一点了。加之这些海外项目往往必须采购相当数量价格昂贵的欧洲装备,这样我国企业所剩的利润空间就十分微薄了。作为志在跨出**,要在世界市场上做大做强的中国企业,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经营理念和模式决非长久之计,是难以为继的,是不能持久的,更谈不上开拓发展了。针对海外市场及我国水泥装备和工程企业集团的现实情况,笔者谨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供参考。
1.加大研发投入,全面提高我国整套水泥装备的质量和运转可靠性,不要陷于“降低成本”的误区而不能自拔,而要专注地做出我国水泥装备的品牌,提高客户的认知度,即使适当增加制造成本也应在所不惜。长远考虑,这一步是我国为了大幅提高竞争力而迟早、必须迈出的。
2.鉴于我国在海外市场上已多年占有一定的份额,更有5000t/d和10000t/d生产线投产达标的成功业绩,我国企业集团的经营理念和策略应该而且必须适时适度地从初始的“薄利多销”转变为“优质优价”。笔者高兴地注意到我国在这点上已有所改进。另外,在全面提高我国整套装备质量的基础上,海外项目也要不断地提高装备国产化率,逐步摆脱给欧洲设备做嫁衣裳的局面。
3.国内的竞争对手绝不要在海外市场上打价格战,相互杀价。这种景象有损本企业甚至国家的尊严和形象,必须禁止。我国的有关企业集团之间应建立一定程度的默契,分享海外市场这块蛋糕。因为这个市场是很大的。没有必要为了争夺某一个项目而搞得两败俱伤,反而使国外客户看笑话,太不该也太不值了!
4.2010年前北美和中东产油诸国的市场已经被各家厂商分享了大部分,所剩不多。据悉这些尚未签约的项目大都是具有倾向性或重复性的定单。因此我国企业可以暂且不必在北美从事开拓性竞争了。中东产油诸国的市场我国已有一定基础,目前主要是按质按期地执行好已签约的合同,在拿新定单方面可以适当以逸待劳,无需投入太多人力、物力。
5.我国当前加强开拓海外市场的重点应放在“金砖”三国(俄、印、巴西)和非洲诸国。这些市场的潜力大,我国又具有一定的优势,应抓紧赶上。至于巴西,我国水泥公司甚至可以考虑并购一些老厂进行技改、升级,逐步进入其水泥市场。印度受英美传统思维的影响较深,我们的开拓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耐力,一旦进入其市场潜力十分巨大。有些非洲国家我国水泥行业已经进入而且拿到了若干定单,可以继续巩固与扩展非洲市场。后是巴基斯坦、越南、印尼、泰国等市场,我国在前两国已有较好业绩,应该保住和扩大影响力和竞争力,并向周边国家延伸。
6.我国出口水泥退税比例的削减已经发出了一个信息,中国政府并不鼓励水泥出口,有关的国家应该可以比较放心。笔者以为,水泥出口退税比例应考虑继续下降的可能,另一方面还要研究设定国家水泥出口总量的限额。万一实在是PC窑水泥过剩,按计划2010年我国仍有占水泥总产量30%的落后生产方式的水泥存在,届时可以采取关停落后水泥来调节。从我国政治经济长远的综合利益来衡量,加快落后水泥退出进程远比加大水泥出口数量的做法优越得多,明智得多。
后应指出,2010年以后世界性的水泥产能过剩的风险多少是存在的,如果说不至于促发大起大落的话,那么世界水泥产量维持在31亿吨/a的水平上很可能会持续一段时期。这种形势也是我国水泥行业高层管理应该有所警觉的。
江苏鹏飞 鹏飞集团 江苏鹏飞集团 回转窑 窑炉 水泥磨 管磨机 球磨机 烘干机 干燥机 破碎机 收尘器 水泥 水泥工艺 水泥技术 水泥粉磨 水泥工程 水泥机械 水泥设备 水泥成套设备水泥机械设备 水泥机械成套设备 建材机械 建材装备 化工设备 电力设备 冶金设备 矿山机械 矿渣 电力 机械 设备 水泥生产线 新型干法 节能管磨机 辊压机 增湿塔 钛白粉窑 氧化球团工业炉窑 中国水泥 复合肥设备 化工机械 矿山设备 收尘设备 环保设备 水泥工业 设计院 水泥装备 水泥标准 水泥情报 水泥价格 水泥熟料 硅酸盐 石灰石 石膏 旋窑 烧结炉 矿渣磨 原料磨 生料磨 风扫煤磨 风扫磨 煤磨 造粒机 破碎设备 输送机 电气控制系统 **新产品 优质产品 高新技术产品 冶金 矿山 重型设备 重型机械 磨煤机 冷却机 板式喂料机 水泥成套设备出口 水泥机械成套设备 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8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节能粉磨设备